9月19日, 2017年全球工程機械產業(yè)大會暨50強峰會在北京召開,來自全球15個國家325家工程機械主流制造企業(yè)、配套企業(yè)人士出席大會。大會發(fā)布了“2017年全球工程機械制造商50強排行榜”,徐工集團位列第七位。
作為我國裝備制造業(yè)的領軍企業(yè),徐工主要指標連續(xù)28年居行業(yè)第一,千噸級全地面起重機、4000噸級履帶起重機等成功取代進口,已累計向178個國家出口20萬臺主機,并深入布局全球市場,已在巴西、德國、奧地利、印度、美國等地擁有制造基地……“走出去”的徐工,用堅守和創(chuàng)新為中國品牌代言。
做受人尊重的世界級企業(yè)
作為中國裝備制造行業(yè)的奠基者和開拓者,徐工集團74年來始終專心做工程機械。2016年,徐工牽手阿里巴巴共同打造中國首個“Predix平臺”——“徐工工業(yè)云”,創(chuàng)新引領中國裝備制造業(yè)積極融入“中國制造2025”和全球“工業(yè)4.0”進程。
“我們要往工程機械的‘珠穆朗瑪峰’登頂,解決10%的最后技術難題,靠的就是堅守、專注、創(chuàng)新、改革的精神,一氣呵成不停步,才能鑄就大國重器,成為被全球用戶尊重的世界級企業(yè)。”徐工董事長王民說。
近年來,徐工緊緊扭住轉型升級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“牛鼻子”,狠抓“技術領先、用不毀”行動金標準落地,深耕在高端、高技術含量、高附加值、大噸位等領域。
正是因為有這樣的定力,徐工全球首臺八軸1200噸風電專用全地面起重機向電力系統(tǒng)大客戶發(fā)車,在國內百噸以上超級移動式起重機市場以60%的占有率完全替代進口。
正是因為這樣的定力,2017上半年,徐工出口總額同比增長90%并穩(wěn)居國內行業(yè)第一位,實現(xiàn)營業(yè)收入521億元,同比增長48%,利潤總額同比增長了2倍以上……
用嚴苛標準體現(xiàn)極致追求
“我始終相信市場無處不在,這就需要我們苦練內功,要有對產品質量的極致追求,用技術創(chuàng)新和優(yōu)質產品鑄造大國重器。”王民說。
在澳大利亞力拓公司礦區(qū),在方圓幾百公里無人煙的荒山野礦和高溫干旱極端條件下,徐工大噸位油缸在那里最長工作時間達1萬小時,遠遠超過客戶要求的5000小時,躋身這一領域世界頂尖產品行列。
據(jù)了解,在行業(yè)低迷期,徐工也沒有減少4.5%的技術投入,還不斷壯大人才隊伍。目前,有6000多名工程師負責研發(fā),現(xiàn)有6000多項專利技術,其中2000多項是發(fā)明技術、50多項國際專利。
在徐工人眼里,“技術領先、用不毀”的行動金標準,就是要埋頭苦干做技術創(chuàng)新和基礎研發(fā),一點一滴打磨、改進、提升主機與零部件的質量,在新材料、新能源、智能控制上加快創(chuàng)新,讓用戶拿到產品時只管用、用不毀,只有這樣才能站在競爭的制高點上,永葆事業(yè)長青的核心基石。
如今,徐工的智能制造也有了“徐工特色”,那就是成本更低,效率更高,個性化定制,打造出品牌的信任度和美譽度。
全球布局叫響“中國名牌”
“作為國際化企業(yè),不能僅僅是出口,要有全球化的布局和產業(yè)基地,要有創(chuàng)新的技術和與眾不同的產品,并在文化的相互融合中,輸出中國文化和徐工精神。”王民說。
全球起重機行業(yè)銷量第一,大型成套礦山裝備出口海外多個國家,成套道路施工機械市場占有率和出口量均保持行業(yè)領先……這一系列腳步都見證著徐工的突破和成長。如今,徐工在巴西、德國、奧地利、印度、美國都已擁有制造基地。
據(jù)了解,徐工在巴西已投入3億美元,建立了研發(fā)、制造、銷售、服務為一體的產業(yè)基地,并以此輻射到南美國家市場,中資企業(yè)不用漂洋過海,也能買到徐工的產品。
“擔大任、行大道、成大器是徐工的核心價值觀,已經(jīng)融入徐工人的血液里,做產品必須要‘眼里不揉沙子’。只有具備這種精神的人,才能制造出高質量的用不毀的工程機械產品。”王民說。
在徐工人眼里,產品如人品,市場如戰(zhàn)場,要讓兩萬三千名員工就像一個人,領導者的一個號令可以貫穿到神經(jīng)末梢,這支鋼鐵般的隊伍,是能打仗、打勝仗的。
伴隨“一帶一路”重大倡議,“走出去”的徐工努力融入當?shù)匚幕耐瑫r,也讓世界更多了解中國企業(yè)和中國文化。如今,在巴西、喀麥隆、埃塞俄比亞等國家,都能看到徐工“精準公益”的慈善項目,他們在那里建希望小學,打水井建水窖;在國內外發(fā)生自然災害時,也能看到徐工救援隊的身影。
“未來,徐工要做一個有實力、有魅力、受人尊重的世界級企業(yè)。”王民說。